廣州市場調研公司據調查問卷網,對1000名90后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,79.6%的受訪90后開始關注養生信息,79.4%的受訪90后自認存在脫發育發的焦慮和困擾。50.7%的受訪90后表示關注養生信息是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。
受訪者中,生活在一線城市的90后占31.0%,二線城市占46.0%,三四線城市的占18.6%,城鎮、縣城的占3.5%,農村的占0.9%;已經工作的占87.9%,還未畢業的占12.1%。 79.6%受訪90后開始關注養生信息
調查顯示,79.6%的受訪90后開始關注養生信息,其中20.1%的受訪90后非常關注。具體到脫發育發上,79.4%的受訪90后表示存在焦慮和困擾,其中23.0%的受訪90后表示非常嚴重。對于90后群體普遍開始關注健康養生,50.7%的受訪90后認為原因是工作生活壓力大。其他還有:生活品質提升的體現(49.1%)、養生意識提高(43.4%)、更加珍視健康(35.4%)和“中年危機”焦慮(34.4%)。
調查中,58.8%的受訪90后較以前感受到了更大的壓力。通過與“生活所在地”進行交互分析發現,一線城市(65.0%)、二線城市(60.2%)、三四線城市(51.1%)、城鎮或縣城(36.2%)和農村(23.5%)受訪90后的這一比例依次降低。具體到90后的主要壓力源,經濟收入(50.2%)、購房租房(47.3%)和擇偶婚配(43.0%)明顯偏多,其他還有:工作強度(40.3%)、職業發展(39.5%)、父母健康(21.7%)和人際交往(20.2%)。通過將“生活所在地”與“壓力源”做交互分析發現,一線城市90后的經濟壓力最大(53.6%);農村90后在住房購房和擇偶婚配上的壓力感最大,均為58.8%,一線城市90后其次,比例分別為:49.5%和48.4%。
廣州市場調研公司據調查顯示90后正處于奮斗打拼的年齡段,再加上他們大多身在城市社會,環境污染、交通擁堵的問題,會讓人感到較大壓力。“同時,90后這一群體以獨生子女為主,他們普遍承擔了父母、家庭及社會太多的期待。”手機影響了年輕人的生活習慣,“手機成為生活的必須品,常常無聲無息地浪費著年輕人的寶貴時光,減少了他們的社會活動和與家人朋友的必要溝通”。51.2%受訪90后覺得維持融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緩解壓力 如今90后脫發、過勞胖甚至過勞死等,都是與他們這個年齡段極不相符的現象。“這個問題應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,同時也要讓社會各界認真思考,如何才能行之有效地引導90后從容地釋放壓力”。
在緩解壓力的建議上,壓力是一個主觀感受,第一步就是要合理認知它,“壓力如石塊,放在腳下是墊腳石,放在頭上就是壓力。”其次,要以科學方式應對壓力,“我在這里介紹‘4A法則’,即覺察、接納、了解和行動。‘覺察’即覺察身體上的變化,如是否有不適癥狀出現;‘接納’即接納自己的過去和現在、接納焦慮和抑郁的同時看到壓力的積極一面;‘了解’即了解壓力的來源;‘行動’即采取有效的行動”。90后群體應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,比如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,合理地制定目標、量力而行,同時要科學地安排時間,適度地健身運動等。“最后,要建立包括朋友、家人和心理咨詢專家在內的心理‘支持系統’。在郁悶難以排解的時候,向他們‘訴苦’,尋求心理幫助”。
哪些方法對緩解壓力有效?51.2%的受訪90后表示維持融洽的人際關系大有裨益。其他還有:多參加出游、聚會等群體活動(45.8%);獨處以安靜思考、沉淀自己(45.1%);為自己制定合適的目標(44.2%)和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平衡心理(30.9%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