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4日,國內領先的第三方汽車品質評價平臺車質網聯合凱睿賽馳咨詢(北京)有限公司正式發布《2017中國乘用車售后服務滿意度研究報告》。報告顯示,用戶整體對“服務人員”和“服務交付”的滿意度相對較高,而“維修質量”仍是售后服務中的短板。
報告顯示,細分品牌陣營的售后服務滿意度表現“涇渭分明”。從指數得分來看,豪華品牌各項售后服務表現相對更好,其次是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。調查發現,豪華品牌更專注于細節服務來提升用戶感受,合資品牌“服務供應商環境”是其主要薄弱環節,而自主品牌在各項因子表現上均與豪華、合資品牌有較大差距,尤其在“維修質量”因子上,表現不佳。凱睿賽馳副總裁張越分析認為:“多年來各品牌對售后服務人員考核和檢查日趨成熟,但作為用戶渠道選擇的重要指標,維修質量更應該受到各品牌4S店的重視,這樣才能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力。”



在售后服務滿意度排名中,奔馳以889分的售后服務滿意度指數名列豪華品牌第一位,二、三名依次為奧迪(854分)、寶馬(849分);在合資品牌中,共有14個品牌的售后服務滿意度指數高于同類市場平均值,上汽斯柯達排名第一位,售后服務滿意度指數為855分,其后依次為東風雪鐵龍(844分)、北京現代(838分);自主品牌的售后服務滿意度指數平均分低于豪華和合資品牌,其中6個品牌高于同類市場平均值,哈弗以798分的售后服務滿意度指數名列自主品牌第一位,表現最為優秀,其次為吉利(781分)、上汽通用五菱寶駿(777分)。
從城市分類來看,一線城市整體售后服務滿意度表現不盡如人意,除了在“服務溝通”因子上表現較為優異之外,其他各項服務滿意度指數均不及二線城市,尤其在“維修質量”因子上,完全落后于一線和二線城市。
研究報告還分析總結出目前乘用車售后服務市場存在的幾個新特點:
1、維修保養預約是用戶普遍采取的行為,這一過程中,4S店能夠提供基本的服務溝通需求(服務態度、接聽速度、保養時間建議等),但當用戶提出具體問題咨詢時,4S店工作人員并不能給出滿意的回答,前置環節解決能力弱仍是4S店普遍存在的問題。
2、維修工作透明是用戶對售后服務的基本需求,有81.5%的用戶會要求維修保養過程中在旁觀看。
3、在“維修質量”因子中,“首次修復能力”和“正確診斷問題能力”兩項具體指標的表現相對不佳,更容易引發用戶的集中抱怨。
據悉,中國乘用車售后服務滿意度研究(CSI)采用電腦輔助電話CATI方式進行調研,訪問了12532位車主,共有33個上榜車企品牌,其中豪華品牌4個,合資品牌19個,自主品牌10個。訪問時間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,覆蓋234個城市。研究結果均來自各品牌用戶的真實反映,并通過五個衡量因子來表現總體售后服務滿意度。五個因子及權重分別是:“服務溝通”(18%)、“服務人員”(26%)、“服務供應商環境”(22%)、“服務交付”(20 %)、“維修質量”(14%)。通過用戶滿意度指數(1,000分制)衡量品牌授權經銷商在滿足用戶售后服務實際體驗方面的表現。